認識馬術基本介紹、騎乘介紹、Dressage馬場馬術項目、Show Jumping障礙超越項目、其它馬術項目
基本介紹
在初學者初次上馬或是要學習新的動作時,為了降低人與馬匹的緊張,幫助騎手自放鬆,可以讓教練用一條調馬索掛在馬的口銜旁邊,牽引馬兒在直徑15米到20米的範圍內,以教練為圓心繞著走,再靠教練手上拿著的調教鞭,控制馬兒的步伐與行進速度,輔助騎手操控馬匹,使其能夠專心於自己的姿勢與動作的練習。而學習騎馬,首先要先了解的,就是馬匹的步伐運動情形。
-慢步
馬兒在慢步時,慢步是一四節拍的步伐運動,騎手坐在馬背上可以清楚的感受到1-2-3-4的節奏。這時您要坐穩在馬鞍上,保持肩部、臀部與腳跟成一直線的坐姿,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馬兒大步邁進,使馬兒的後腳踩在前腳的蹄跡印前方。在這同時,騎手要學習放鬆脖子、肩膀與手臂。在慢步時,馬匹每次跨步時所使用的頭頸部力量較其他步法多,因此,若是騎手的手部動作妨礙了馬匹頭頸力量的使用,將會破壞馬匹行進的韻律。因此,許多資深的騎手都認為,慢步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基礎動作。
-快步
快步是兩節拍的運動,馬匹的斜對角兩隻腳同時著 地,與另斜對角的兩隻腳分別以二節拍的韻律移動。騎手可以學習快步打浪,隨著馬背的上下震動站起、坐下;快步壓浪,則是隨著馬背的上下震動,臀部密合的與馬鞍貼合,身體吸收馬匹上下運動的力量。而不論是打浪還是壓浪,騎手要注意,上半身要隨時挺直但放鬆,不要向前頃,肩膀放鬆且張開,手臂放鬆但手指緊握韁繩,雙腿盡量往下,腳跟向下踩,更重要的是保持平衡,伴隨著馬匹的運動。
-跑步
跑步是三節拍的步伐連續交替運動,依序為:外方後肢、內方後肢及外方前肢、內方前肢(在下一步伐開始之前,四隻腳會同時懸空)。騎手除了要記得保持基本的坐姿,全身的運動亦要保持彈性並配合著馬匹快步前進的作用力隨伴。
馬兒在慢步時,慢步是一四節拍的步伐運動,騎手坐在馬背上可以清楚的感受到1-2-3-4的節奏。這時您要坐穩在馬鞍上,保持肩部、臀部與腳跟成一直線的坐姿,以腰、背、大腿、小腿的力量用力推,使馬兒大步邁進,使馬兒的後腳踩在前腳的蹄跡印前方。在這同時,騎手要學習放鬆脖子、肩膀與手臂。在慢步時,馬匹每次跨步時所使用的頭頸部力量較其他步法多,因此,若是騎手的手部動作妨礙了馬匹頭頸力量的使用,將會破壞馬匹行進的韻律。因此,許多資深的騎手都認為,慢步是最簡單也是最艱難的基礎動作。
-快步
快步是兩節拍的運動,馬匹的斜對角兩隻腳同時著 地,與另斜對角的兩隻腳分別以二節拍的韻律移動。騎手可以學習快步打浪,隨著馬背的上下震動站起、坐下;快步壓浪,則是隨著馬背的上下震動,臀部密合的與馬鞍貼合,身體吸收馬匹上下運動的力量。而不論是打浪還是壓浪,騎手要注意,上半身要隨時挺直但放鬆,不要向前頃,肩膀放鬆且張開,手臂放鬆但手指緊握韁繩,雙腿盡量往下,腳跟向下踩,更重要的是保持平衡,伴隨著馬匹的運動。
-跑步
跑步是三節拍的步伐連續交替運動,依序為:外方後肢、內方後肢及外方前肢、內方前肢(在下一步伐開始之前,四隻腳會同時懸空)。騎手除了要記得保持基本的坐姿,全身的運動亦要保持彈性並配合著馬匹快步前進的作用力隨伴。
-腿部的扶助
有三種用途:引導馬匹停止發進、轉向以及調整腳步。小腿位於肚帶後方位置並以腳跟與馬溝通接觸,當馬匹接受到訊息反應後,騎手的腿便需放鬆輕靠在馬肚位置,保持聯繫但不持續壓迫。而在導引馬匹轉向時,在保持平衡與正確騎坐的情況之下,以外方腳稍微在更往肚帶後方移動給予指令引導,而當馬匹轉彎呈現圓弧型的同時,內方腳則處於彈性的狀態,適時的調節馬體的彎曲度,同時也是給予馬兒一個提醒使其維持前進意識。
-韁繩的扶助
是與腿部的扶助與騎坐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騎馬重要概念,而兩者所給予的指令即應與汽車的煞車與油門一般不應給予相衝突的指令。在給予韁繩指令時可以先給予半減卻的動作,騎手經由騎坐及腳同時協調動作,韁繩瞬間固定,使增強馬匹的注意力,加重馬匹後肢之負重,使其前肢之輕盈及保持馬體之平衡,準備執行下一個變換動作的命令。
在給予馬匹指令時,韁繩通常是扮演著引導馬匹方向 的角色,騎手將內方韁稍稍鬆讓,以外方韁調整馬體轉彎的彎曲度以及方向角度,而等到馬匹轉向至理想的方向後,騎手應明確固定外方韁並藉由內方韁配合調節馬匹彎曲程度,在給予指令時,騎手的韁繩要適當的讓予馬匹,以免影響到馬匹的前進意識。
有三種用途:引導馬匹停止發進、轉向以及調整腳步。小腿位於肚帶後方位置並以腳跟與馬溝通接觸,當馬匹接受到訊息反應後,騎手的腿便需放鬆輕靠在馬肚位置,保持聯繫但不持續壓迫。而在導引馬匹轉向時,在保持平衡與正確騎坐的情況之下,以外方腳稍微在更往肚帶後方移動給予指令引導,而當馬匹轉彎呈現圓弧型的同時,內方腳則處於彈性的狀態,適時的調節馬體的彎曲度,同時也是給予馬兒一個提醒使其維持前進意識。
-韁繩的扶助
是與腿部的扶助與騎坐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騎馬重要概念,而兩者所給予的指令即應與汽車的煞車與油門一般不應給予相衝突的指令。在給予韁繩指令時可以先給予半減卻的動作,騎手經由騎坐及腳同時協調動作,韁繩瞬間固定,使增強馬匹的注意力,加重馬匹後肢之負重,使其前肢之輕盈及保持馬體之平衡,準備執行下一個變換動作的命令。
在給予馬匹指令時,韁繩通常是扮演著引導馬匹方向 的角色,騎手將內方韁稍稍鬆讓,以外方韁調整馬體轉彎的彎曲度以及方向角度,而等到馬匹轉向至理想的方向後,騎手應明確固定外方韁並藉由內方韁配合調節馬匹彎曲程度,在給予指令時,騎手的韁繩要適當的讓予馬匹,以免影響到馬匹的前進意識。
騎乘介紹
就是指揮馬匹由靜止-前進-靜止,或讓馬兒變換不同的步伐(慢步-快步-慢步、快步-跑步-快步、慢步-跑步-慢步等)。在場內騎乘時,切忌讓馬兒用同一個步伐不斷的繞圈子。這會讓馬兒傻傻的一直走或跑,忽略了騎手的指揮,最後變成馬兒自己在跑,而非由騎手掌控。不斷的移行與變換裡懷,也是讓馬兒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之一。
讓馬兒順時鐘方向前進改成逆時鐘方向前進,或是反過來。常用的方法有輪乘變換裡懷、半圈乘變換裡懷、斜換裡懷等。另外,圈乘與變換裡懷的同時運用,就成了 8 字騎乘。做兩個直徑相同但行進方向相反的輪乘,以兩個圓形連接的切點做變換裡懷。在初級練習時 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兩個圓的切點,可簡化成兩小段交叉直線。
讓馬兒順時鐘方向前進改成逆時鐘方向前進,或是反過來。常用的方法有輪乘變換裡懷、半圈乘變換裡懷、斜換裡懷等。另外,圈乘與變換裡懷的同時運用,就成了 8 字騎乘。做兩個直徑相同但行進方向相反的輪乘,以兩個圓形連接的切點做變換裡懷。在初級練習時 8 字中心可以不必是兩個圓的切點,可簡化成兩小段交叉直線。
在沿這場邊蹄跡線行進,到角落時以一個四分之一圓通過,轉向垂直邊的蹄跡線。這個四分之一的圓弧其半徑,在調教快步、縮短快步時與調教跑步、縮短跑步時為3米,在中度快步、伸展快步與中度跑步、伸展跑步時為6米。
通過角隅的重點,是要讓馬走進角隅,如果做不到,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大的四分之一圓,整個蹄跡線圖形就變成圓角四邊形。通過角隅的方法,要在到達四分之一圓的起點前三至四步先做半減卻,做好內方姿勢,在方向變換的起點以內方腳逼使馬體接近角隅,外方韁固定好以免馬由肩部逃避,外方腳後移以防止馬臀部外移,內方韁輕輕誘導馬轉彎。
通過角隅的重點,是要讓馬走進角隅,如果做不到,就會變成一個超級大的四分之一圓,整個蹄跡線圖形就變成圓角四邊形。通過角隅的方法,要在到達四分之一圓的起點前三至四步先做半減卻,做好內方姿勢,在方向變換的起點以內方腳逼使馬體接近角隅,外方韁固定好以免馬由肩部逃避,外方腳後移以防止馬臀部外移,內方韁輕輕誘導馬轉彎。
馬兒不管是以哪一種步伐(慢步、快步、跑步)前進,每一步往前移動的距離稱之為步度或是步幅。根據步幅大小,每一種步伐都可分為縮短、調教、中度與伸長(除了沒有調教慢步之外,馬匹正常的慢步時為中度慢步)。一般而言調教與中度比較容易做到,伸長與縮短就屬於比較高級的動作。讓馬兒用牠後肢的幫忙,產生較大的推力,來將步伐伸展到最大,是為伸長。讓馬匹後肢向前方深踏以支持負重,使前軀輕揚因而使馬匹步度變短,是為收縮。
Dressage馬場馬術項目
馬場馬術比賽,是由選手騎著馬在標準的場地中,按照事先指定的課目,做出課目中規定的動作與路線,由在場邊的三或五位裁判,位處於不同的觀察角度,按照選手與馬的整體表現評分,由得分較高者優勝。比賽時由各個選手輪流進場演出,只比一場,幾位裁判評分的總分百分比為選手成績。
標準的馬場馬術場場地大小為 60米 X 20米。在最初級的比賽有時會用 40米 X 20米的場地。場地周圍有許多以英文字母標示的位置點,場地中央線也有一些位置點但沒有標示。
一個馬場馬術的課目,約有十多至二十多種(制度專區中備有國內舉辦賽事之課目以供參考),每個項目滿分十分,有些被列為該課目重點動作之項目還加倍計分;再加上步調、前進氣勢、服從性與騎手的騎坐等四項綜合評分,每一項也是十分但都加倍計分,加起來就是一個課目的總分。騎手的得分除以該課目的總分,就是百分比得分。
馬場馬術 比賽場地每一個項目的評分,裁判先依據騎手及馬匹的表現按下列原則給分。
非常出色 Excellent
非常好 Very Good
很好 Good
相當好 Fairly Good
滿意 Satisfactory
可接受 Sufficient
不足 Insufficient
有點差 Fairly Bad
差 Bad
非常差 Very Bad
沒有執行 Not Executed
馬場馬術 比賽場地每一個項目的評分,裁判先依據騎手及馬匹的表現按下列原則給分。
非常出色 Excellent
非常好 Very Good
很好 Good
相當好 Fairly Good
滿意 Satisfactory
可接受 Sufficient
不足 Insufficient
有點差 Fairly Bad
差 Bad
非常差 Very Bad
沒有執行 Not Executed
雖然裁判的給分是趨向於主觀,但亦有其專業原則之觀點。依循等,這些基本的要求如果都有做到,分數至少在中間或中上(5分或5分以上),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分數就不會高(5分以下)。如果想要拿到非常高分,就一定要做到透過、收縮與自我承載。每一個項目先按照這些要素給一個分數,然後再看該項目動作的正確性,如果動作有主要缺失(馬頭不穩定、馬頭位置錯誤、移行不流暢、圖形不整等)就酌情扣分,若是有次要缺失(失蹄、馬被嚇到等)就可能會繼續扣分,而得到該項的分數。
最後,除了各項動作的評分之外,還有四項綜合評 分,分別是步調(自由及規律)、前進氣勢(前進意 願、步調輕快、背部柔軟)、服從性(注意力及信心、韻律、輕快、受銜)、騎手之騎坐(正確及有效之扶助)。每一項都以滿分十分來評分,但是要乘以係數二,加倍計分。
馬場馬術的最高境界是自由演譯(freestyle)項目。這個項目,騎手可以自行設計一套及具有個人風格的路線,搭配個人喜好的適當配樂,順序或是動作出現次數不論,只要路線中含有該等級所要求的所有動作即可。而自由演譯中也多了藝術評分的部份,裁判得針對騎手對音樂的詮釋、音樂的挑選以及編舞等表現作出額外的評分。
最後,除了各項動作的評分之外,還有四項綜合評 分,分別是步調(自由及規律)、前進氣勢(前進意 願、步調輕快、背部柔軟)、服從性(注意力及信心、韻律、輕快、受銜)、騎手之騎坐(正確及有效之扶助)。每一項都以滿分十分來評分,但是要乘以係數二,加倍計分。
馬場馬術的最高境界是自由演譯(freestyle)項目。這個項目,騎手可以自行設計一套及具有個人風格的路線,搭配個人喜好的適當配樂,順序或是動作出現次數不論,只要路線中含有該等級所要求的所有動作即可。而自由演譯中也多了藝術評分的部份,裁判得針對騎手對音樂的詮釋、音樂的挑選以及編舞等表現作出額外的評分。
Jumping障礙超越項目
障礙超越的比賽,是由選手騎著馬,按照路線圖逐一跳躍場中的障礙,以扣點最少者為優勝。
按照國際馬協(FEI)的障礙超越比賽規則,有兩種扣點計分制度,分別稱為表A與表C,在台灣大都使用表A規則。
表A的扣點規則有:踢掉一道障礙扣四點、第一次不服從 (拒跳、逃避、路線重複等) 扣四點、第二次不服從淘汰,至於落馬則是直接淘汰;使用時間超過每四秒扣一點(未滿四秒以四秒計)…等。
所謂使用時間,是指馬頭通過第一道障礙之前的起點開始,到通過最後一道障礙之後的終點為止。不服從時如果撞倒障礙,裁判搖鈴暫停比賽,除了不服從扣四點之外,時間加四秒。
通常一場比賽每個選手要跳兩回合,由所有的選手輪流進場跳完第一回合後,再由沒有被淘汰或合乎資格的選手輪流再跳一回合,成績以兩回合總扣點計算。有兩個選手的總扣點成績相同時,在初級的比賽是以第二回合的使用時間較少者為優勝,在高級的比賽則再加賽一回合,俗稱Jump-off。加賽時扣點成績再相同,則以加賽時的使用時間較少者為優勝。
國內現行舉辦比賽所分之等級及障礙設置如下:
級別 | 障礙數 | 縱深(公分) | 速度(公尺) | ||||
---|---|---|---|---|---|---|---|
60公分 | 9 | 50-70 | 325公尺/分 | ||||
80公分 | 9 | 70-90 | 325公尺/分 | ||||
100公分 | 10 | 90-110 | 325公尺/分 | ||||
110公分 | 10 | 100-120 | 350公尺/分 | ||||
120公分 | 11 | 110-130 | 350公尺/分 | ||||
130公分 | 11 | 120-140 | 350公尺/分 | ||||
140公分 | 11 | 130-150 | 350公尺/分 | ||||
150公分 | 11 | 140-160 | 350公尺/分 |
其它馬術項目
三日賽可說是一項以速度及耐力皆須具備的馬術運動項目。三日賽一共包含了三種不同的項目,馬場馬術、障礙超越以及越野障礙賽,比賽是以三項比賽之成績加總,以總罰分最少之人馬組合為優勝,因此,參賽之騎手與馬匹不但要具備有障礙超越所需的爆發力以及勇氣,更須兼具馬場馬術力與美的優雅。
在三日賽中,除了馬場馬術及障礙超越外,尚有另一門驚險刺激的項目 – 越野障礙賽,參賽的騎手與馬匹必須一一克服利用地形或是自然障礙物搭配結合的固定障礙物,如跳躍山丘、沙溝…等,這些障礙物依據比賽等級而有不同,通常依天然地形設計的障礙不是單純的以障礙的高度或寬度作為考驗的重點,其外型上宏偉氣勢的外觀,是考驗騎手與馬匹勇氣的重點要素。可說是考驗人馬在體力、技巧、膽量等多方位技能配合的完美考題。
越野障礙賽的扣分僅發生在馬匹拒跳及落馬時,與障礙超越不同的是,障礙物被踢落或是掉杆對分數並不會有直接的影響。主要是比較騎手所使用的時間,當騎手所使用的時間超過了規定的時間時,會依比例而有所扣分。
在三日賽中,除了馬場馬術及障礙超越外,尚有另一門驚險刺激的項目 – 越野障礙賽,參賽的騎手與馬匹必須一一克服利用地形或是自然障礙物搭配結合的固定障礙物,如跳躍山丘、沙溝…等,這些障礙物依據比賽等級而有不同,通常依天然地形設計的障礙不是單純的以障礙的高度或寬度作為考驗的重點,其外型上宏偉氣勢的外觀,是考驗騎手與馬匹勇氣的重點要素。可說是考驗人馬在體力、技巧、膽量等多方位技能配合的完美考題。
越野障礙賽的扣分僅發生在馬匹拒跳及落馬時,與障礙超越不同的是,障礙物被踢落或是掉杆對分數並不會有直接的影響。主要是比較騎手所使用的時間,當騎手所使用的時間超過了規定的時間時,會依比例而有所扣分。
FEI的最高指導原則即為以馬匹福祉為主要目標,在遵行這樣的目標下,耐力賽就像是一場支配、安排與管理的考驗,騎手必須要在人馬皆可負荷的運動量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定距離的比賽。其比賽距離依照不同的等級難度從20英哩到100英哩不等,而每場賽事的路線也可以依據每位騎手的喜好去選擇不同地勢的路線,當然,難易度及距離也就會因而有所不同。
而為了保障馬匹的健康與安全,每固定相距一段距離都會設有檢查站或是獸醫門,用以檢查馬匹的體力情形、腿腳的健康狀況、心跳…等,以隨時追蹤馬匹參賽中的健康情形。
而為了保障馬匹的健康與安全,每固定相距一段距離都會設有檢查站或是獸醫門,用以檢查馬匹的體力情形、腿腳的健康狀況、心跳…等,以隨時追蹤馬匹參賽中的健康情形。
一個人的殘疾不應該妨礙到他參加比賽的機會是帕拉馬術運動的理念!!
-歷史
帕拉馬術的比賽項目分為馬場馬術及馬車駕駛。1970年代於英國及斯堪地那維亞開始舉辦身心障礙者馬場馬術比賽;1987年瑞典舉辦了第一屆馬場馬術世界競標賽。而帕拉奧運委員會(IPC) 於1991年開始承認帕拉馬術這項比賽而指定帕拉奧運馬術委員會(IPEC)負責推廣肢體障礙者馬術運動及舉辦比賽。首次的帕拉馬術馬場馬術項目出現於1996年的亞特蘭大帕拉奧運會上;帕拉馬術的馬車駕駛項目則首次出現於2006年的第五屆世界競標賽。2006年,帕拉馬術的推廣這是的從IPEC轉入FEI,這也是馬術運動的必然歸屬。帕拉馬術成為了FEI的第八項運動項目,而FEI也變成首個同時管理一般選手及殘障選手的國際運動單項協會。
-體位分級
由於殘障有程度之分,因此,為了公平起見,帕拉馬場馬術將選手分為五個體位等級,分別是Grade 1a、Grade 1b、 Grade 2、Grade 3、Grade 4;駕駛馬車的選手則分為 Grade 1、Grade2兩種等級。一級是殘障程度最嚴重的選手,四級則是最輕的。參加國際比賽之前,每位選手必須要經由兩位不同國籍分級師做檢定,判定期體位等級,而合格的分級師名單都會公佈在FEI的網站上,以供大家中開查詢。重要的賽會現場都會有分級師駐場監督考核,以便選手能夠當場接受檢定。檢定之後,選手會拿到一張帕拉馬術的身分證,上面會註明他被允許使用哪一些輔具,如:兩個馬鞭、特殊韁繩、特殊馬鞍…等等。殘障馬術選手要參加一般馬場馬術比賽時也要把這張身分證拿給裁判看,才能夠使用這些輔具。
-路線
在馬場馬術方面,每一個等級都有七個路線,從簡單的到難度很高的及「自由演藝」。路線的設計在人馬的考驗上主要是測試人的能力;圖形設計則著重於美觀及流暢。帕拉馬術的路線相較於一般選手比賽路線的安排上擁有較多的慢步,因為肢體障礙者騎快步及跑步時較容易疲倦。整個路線會含有許多的移行及圖形來測試騎士的騎術及正確度。帕拉馬術的裁判要評分馬的步伐、服從性以及騎手的技術、正確性和儀態。
-歷史
帕拉馬術的比賽項目分為馬場馬術及馬車駕駛。1970年代於英國及斯堪地那維亞開始舉辦身心障礙者馬場馬術比賽;1987年瑞典舉辦了第一屆馬場馬術世界競標賽。而帕拉奧運委員會(IPC) 於1991年開始承認帕拉馬術這項比賽而指定帕拉奧運馬術委員會(IPEC)負責推廣肢體障礙者馬術運動及舉辦比賽。首次的帕拉馬術馬場馬術項目出現於1996年的亞特蘭大帕拉奧運會上;帕拉馬術的馬車駕駛項目則首次出現於2006年的第五屆世界競標賽。2006年,帕拉馬術的推廣這是的從IPEC轉入FEI,這也是馬術運動的必然歸屬。帕拉馬術成為了FEI的第八項運動項目,而FEI也變成首個同時管理一般選手及殘障選手的國際運動單項協會。
-體位分級
由於殘障有程度之分,因此,為了公平起見,帕拉馬場馬術將選手分為五個體位等級,分別是Grade 1a、Grade 1b、 Grade 2、Grade 3、Grade 4;駕駛馬車的選手則分為 Grade 1、Grade2兩種等級。一級是殘障程度最嚴重的選手,四級則是最輕的。參加國際比賽之前,每位選手必須要經由兩位不同國籍分級師做檢定,判定期體位等級,而合格的分級師名單都會公佈在FEI的網站上,以供大家中開查詢。重要的賽會現場都會有分級師駐場監督考核,以便選手能夠當場接受檢定。檢定之後,選手會拿到一張帕拉馬術的身分證,上面會註明他被允許使用哪一些輔具,如:兩個馬鞭、特殊韁繩、特殊馬鞍…等等。殘障馬術選手要參加一般馬場馬術比賽時也要把這張身分證拿給裁判看,才能夠使用這些輔具。
-路線
在馬場馬術方面,每一個等級都有七個路線,從簡單的到難度很高的及「自由演藝」。路線的設計在人馬的考驗上主要是測試人的能力;圖形設計則著重於美觀及流暢。帕拉馬術的路線相較於一般選手比賽路線的安排上擁有較多的慢步,因為肢體障礙者騎快步及跑步時較容易疲倦。整個路線會含有許多的移行及圖形來測試騎士的騎術及正確度。帕拉馬術的裁判要評分馬的步伐、服從性以及騎手的技術、正確性和儀態。